(资料图片)
【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白文静】不久前,一场名为“2023法国编织节”的大型展会在“时尚之都”巴黎举办。这场展会的“主角”是毛线针、毛线和其他编织材料,人们可以参加各种学习编织的小活动,也能买到诸如新型毛线、编织物上的各种点缀饰片和小珠子,交流编织创意、灵感和独特的编织工艺。展会期间还举办了“法国快速编织锦标赛”,这项如今已成“网红项目”的比赛今年吸引了上百名“毛活快手”参加。
展览会的入场票价要14欧元,并不便宜,但所有预售票仍然被抢购一空。“编织节”的火爆仅仅是法国编织热的一个缩影,而编织热又是“DIY”(自己动手)时尚再度崛起的一个缩影。编织的重要内容是织毛衣等物品,也被称为织毛活,但今天在法国,织毛活可不仅仅是老年人和女性的专利。
法国毛线编织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,最初是一种主要由男性从事的家庭手工业。19世纪末,法国有上千家手工编织企业。但随着时装业和机器加工的发展,“土里土气”的“织毛活”一度在以时尚著称的法国销声匿迹。直到前些年,法国人才重新拾起毛线针,目的是为了“打发时间”。一家电台在去年的一个专题节目中指出,当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,年轻人和成年男性成了“织毛活”的主力(如图),因为这有助于缓解紧张的职场压力,因此越来越受到青睐。此外,现代人更重视网络交际和互动,如今在各大网络平台,活跃着许多编织达人,既有指导“菜鸟”的人,也有高级专业时尚创意大咖。
如今编织时尚在法国已经达到了“高大上”的层次:今年的法国编织节上,出现了一幅以达·芬奇名画《最后的晚餐》为主题、工艺十分复杂的巨型展品,这幅巨型展品由两名爱好者手工完成,从卷毛线球开始到完工,两人足足忙了6个月。
一段时间里,被失业率弄得焦头烂额的法国官员和社会学家曾试图将编织当作“隐性就业”的重要出路,因此不断游说各种大小编织活动把“在家工作”当作宣传主题。而一项调查显示,76%的编织受访者给出的喜欢理由是“放松”,还有很多人认为这“对健康有好处”,法国年轻人甚至称“织毛活”为“手指瑜伽”。77%的人认为,编织减少了工业化成衣的消费,有助于环保。
2020年法国一家电视台曾播放了讲述一座普通中学编织课后班的纪录片,片中一位积极参与课后班的男性中学生表示,他和同伴热衷编织的理由很复杂,包括放松、锻炼立体几何与计算能力,以及在网上和网红甚至大明星“亲密接触”等,许多法国明星也热衷在网上和编织网红互动。
在“法国快速编织锦标赛”上获得亚军的特里高丹是通过网络自学编织的,他认为编织带给自己最大的快乐是“重新找到了和奶奶共享快乐的一座桥梁”。而53岁大妈卜纳尔则把自己喜欢编织归结为“职业习惯”,她自嘲“如果编织,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”,她总想着尽可能在有生之年多留下一些亲手编织的东西。
正因如此,本届法国编织节的“共同主题”已悄然从“再就业”切换成了“可持续的生活”。许多覆盖面更广的活动也应运而生,有法国企业推出“为和平编织”的大型公益活动,希望创建、开发和开展一个围绕编织活动的和平倡议项目,比如帮助印度某个贫困村庄濒临破产的羊毛产业。
Copyright 2015-2022 亚洲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